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和互助法院队伍教育整顿中,家事审判团队融情于法,切实为民办实事,从细节出发,展现法律温情,体现司法人文关怀。
“家”的场所与“家”的氛围:全力打造家事审判“互助样板”,对家事审判场所的布置,强调了“家”的温馨,布置模拟了家庭的布置场景。同时以“妻子”“丈夫”的桌签代替了“原告”“被告”的台签,以圆桌代替对立的原被告席,消除了离婚夫妇间先入为主的对立感。法官在调解时也融情于法,从审判者变为“和事佬”,如同长辈、亲友一般了解原委,解开心结,从而使家事法庭无论从外在的环境或者内在的调解都更趋于人性化。
“冷静”与“测评”的考量:《婚姻冷静期通知书》《夫妻感情测评表》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给予冲动离婚的夫妻六个月的冷静期,劝退冲动离婚夫妻,并对夫妻间的感情进行科学测评。
“忆往昔”与“回访”的追踪:通过追忆夫妻间相识相爱、相恋的影像资料,对融情于法,及时修复婚姻关系,挽救家庭幸福。“回访”强调家事审判的辐射功能,通过开展“幸福家庭课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访调解和好夫妻婚姻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
“和”与“周”的真谛: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家事审判中始终贯穿着“和”与“周”的理念,从依法维护当事人权益角度出发,以“和”为主旋律,维护家庭和谐稳定。同时强调“周”的真谛,鼓励夫妻建立共同的目标,相同的价值,彼此相扶,共同成长,携手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