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东市互助县塘川镇农民雷某在网上成功接收到互助县法院发来的通知他出庭参加劳动争议案件开庭的电子传票,这也是互助县法院首例实行电子网络送达诉讼文书的案件。
近年来,人民法院民商事案件大量增加,文书送达难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是当事人提供的地址不对或因外出打工无固定地址、拒收、下落不明等原因一直困扰着法官,不但严重影响了法院的审判执行工作效率,而且也影响了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及时保护。 为破解“送达难”问题,今年青海省高级法院推出了诉讼文书电子网络送达平台。对此,互助法院高度重视,并于近期邀请上级法院的网络技术人员来院对办案人员专门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让办案人员掌握并熟练操作电子送达等网上办案的流程。经过培训,审监庭的办案人员登录到网上办案应用系统,填写完上述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及电话号码后进入电子送达创建界面,添加需要送达的开庭传票后点击了相关按钮,系统就自动将电子传票摆渡到外网的青海法院审判信息网。第二天当事人雷某就收到了来自法院12368平台发出的手机短信内容,按照短信提示点击网址链接便成功接受到电子传票,然后在网页上填写系统给出的签名码,法官在办案系统会看到有当事人签名码的送达回执,说明电子送达成功。
法院诉讼文书电子送达平台的运行,将会提升审判执行工作效率,方便当事人诉讼,降低诉讼成本,为法院工作网上运行开创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