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风采 > 法官园地
办 案 随 感
作者:民一庭  发布时间:2015-01-07 09:11:29 打印 字号: | |
  我从“ 半路出家”改行来到新的目的地,即我的家乡已近二十多年了。在这失去的曰子里, 无不感念过去的岁月。

从九二年十月离开美丽富饶的回族之乡化隆回族自治县农牧局草原管理站,离开我从事十年的草原建设事业,回到“彩虹的故乡”互助土族自治县的人民法院。从此展开了我人生道路上的第二起点法官生涯。

回顾过去,倍觉感慨。在从事自已的草原工作中,我组织实施完成了“化隆县草原资源调查、土壤普查、中草药资源普查,”在化隆县志中奠补了无草原资源的空白。

回想化隆草原,化隆县258万亩天然草原分布在北部青海拉脊山脉马阴山周围及南部山地农田地带。大多为山地草原、高寒草甸类草场。其化隆县北部高寒草甸草原牧养着青海牦牛、绵羊和山羊。从该县东部的塔加乡至西部的支扎藏族乡,分布着尕洞山、二郎山、马阴山、青沙山、八宝山至岗山。其间高山峻岭秀美,牧草丰茂,牛羊满山坡。珍禽动植物、中草药种类繁多,农田河流遍布。也是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高寒藏雪莲”分布地带。南部黄河沿岸地区山川秀丽,川水地区瓜果飘香。黄河自西向东滔滔流过,气势螃礴,是一片十分美丽的风光地带。每年春、夏、秋三季,我和同行们奔跑在回乡的山山水水,进行草原生物量的动态测定、草原灭鼠、围栏封育、退化草场补播牧草等草原保护工作。回藏阿妈的酸奶、“糌粑”透心清肺,飘香四溢。

那时正当青春年华,长期在野外工作,对工作前途稀里糊涂,梦憧的对待生活。曾拟一小文赋怀当年的情怀:“美酒向催,醉曰里奋笔狂谈,心事、公事、肝胆照阳园。因为是醉,狂言乱珸一大堆,谁也不怕,恐负男儿志。他曰里,冷言风语,权当岂回事。志宽男儿,踏遍青山,隐蔽群山绿茵里,权当仙人,风餐露宿。渴有清泉,饿有野果山草,虽有苦、干实事,心之宽也,万般愉快喜心扉。惋如访古,湘之、釆和成仙曲。征程崎岖游下去。”深秋九月,草原普查攀登马阴山采集植物标本时作词一首:“登上马阴山,雾雲绕脚下。远看清空万里无丝云,近前细雨和雪微微风,一轮明池照山间,化隆风光尽眼前。采摘一束雪莲花,捧喝一口岩泉水,清凉透心扉。真是化隆別洞天,一览众山胜似仙。一山隔开乐化﹙指乐都县、化隆县﹚两县境,山前山后两重天。前则雾云弥漫不识真面目,后则阳光明睸山川锦绣风光美。盘坐山石前,沉思一黙念,待到来年风光好,遍登化隆明秀山。”

人生自有几多转折。九二年十月五日到互助县人民法院工作。自前我属农牧系统,职称曾是农艺师。初到法院上班,一切须从头学起,上了三年法律业余大学,至今工作了三十余年,二0一三年终于等了个“主任科员” 的职称。运气还算好。

上班第一天,胡院长叫我笔述到法院工作的目的是什么?那时国民对已滋生的腐败痛恶疾首。当时我在心底里暗自立下决心,以后当法官不负父老乡亲的嘱托,“洭扶正义,惩恶扬善”。曾写过“执法如山,秉公办案。清除腐败,为民维权。腐败不清除,国民无宁日……”等的豪言壮语,放在胡院长的办公桌上。后胡院长还叫我去办公室谈话,当时问我:“到法院工作,经常下乡,还要受气。你气能受否?”我未能理解胡院长此话的深刻含义,以为到法院工作穿上制服、戴上大檐帽、可谓神气威风,坐堂办案,还有什么乡可下,还有什么气可受。所以不加思索的回答“能承受”。 唉呀!后来在基层法庭骑着破旧的自行车,把辖区整个乡村跑遍了,且感受了当事人、律师及其他各式各样二十余年的“气”。 至到现在,深切的感受到在法院当一名法官,就要有一定的气度和涵养,否则就吃不了法院这碗“饭”,干不好这项工作。尤其是做一名民事审判法官,遇到胡搅蛮緾、无理取闹的当事人,作为主审法官,首先要冷静,不要急躁,要沉得住气。耐心细致的进行疏导、说服、教育,化解其矛盾。如果当事人过激,法官跟着急躁,就会产生不良后果。要做一个识书断文、通情达理的法官。对待当事人平易近人,说话和气,办事公道,做到温文尔雅。这为顺利审结案件,化解民事纠纷,达到调解结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否达到这个境节,需长期在工作中“修炼、修养。”

二十余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自已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至审判员,办理了二千余件民事、经济案件。在办案中无不都是奔跑、忙碌、操心。真可谓“是非中度曰,曲直中生活。”在法庭当法官,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其子女教育、生活烟火等全部交给妻子照管。等调到县院工作时,两个女儿已度过只有母亲陪伴的童年时代,考去大学、远走高飞。自己感到没有尽到父爱而很愧疚。

在自己工作过的哈垃直沟、五十基层法庭,辖区山高路陡,交通闭塞。在基层法庭立、审、执并举,在办案中常在所处的山区农村走乡串户,爬山涉水。由于那时交通工具十分匮乏,经常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的骑自行车去传唤、送达、执行。有时徒步前行在山间的羊肠小道上。每当审理一起复杂、疑难的案件,总是劳心费神,食不思、寑难安。法官白天在办案,夜间做梦也在办案,我想这也是一线办案法官们的通病。一线办案的法官常板着抑郁、沉思的面孔,长期打疲劳战,积劳成疾。不到四十岁已两髮斑白、发秃绝顶,经历了办案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饱尝了办案的艰辛。

在哈垃直沟、五十法庭工作期间,辖区所管六乡一镇,人口15万余人。由于法庭交通工具十分简陋,审判员、书记员骑自行车,只有庭长配备一摩托车下乡办案。法庭大多是两名审判员及两名书记员,立、审、执综合运行。在办案途中常处于风里去,雨里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记得有一年冬天,庭长骑摩托车带我去东山乡吉家岭村调查, 因冬季干旱无雪, 乡间道路黄土足有三尺厚。途中车轮急驰、尘土飞扬。回到法庭,两人整个变成了“土人”。 只有头顶大檐帽的国微熠熠生辉。有一年夏天,骄阳似火,哈拉直沟乡红山地区因连续几天的降雨,造成山体滑坡堵塞公路,无班车通行。为办理一被告在西宁监禁的离婚案件,自已和书记员顶看炎炎烈曰,步行二十余公里,汗流满面的去西宁某监狱开庭审理了本案。庭后当事人感动的说:“你们真能吃苦,真正是为人民办事的好法官。”

在我工作的周围,象这样以步当车在一线办案的法官很多、很多。特别是我在下乡办案途中的乡间小道上时常看到我的同事姐妹曹淑兰、保广萍二位女同志的身影。她们有时冒着严寒,有时顶着酷署,徒步前行穿越在高寨、哈拉直沟等乡村的田间小道、村镇公路上。走过一村又一寨,一山又一坡。情境很感人。

在法庭执行中当时有感曾作词记述:“严冬冰冷彻骨寒,干警个个意志坚。抓住履行好机缘,打好执行攻坚战。”“高法执令震霄翰,鼓动干警争上前,护法维权记心间,争当人民好法官。”

二00四年三月,调入县法院民一庭工作,至今已有十年了。民一庭案件种类繁多,案多人少,而且所管辖区为行政、企事业、厂矿、城镇居民聚集地区,疑难复杂案件逐年上升,并且审理全县各法庭发回重审、复杂、疑难案件。自已始终处于一线办案,每年办理各类民事案件120余件,始终如一的以“为人民司法、为大局服务” 为主题,审理了征地、拆迁、土地补偿分配中出现的继承、析产、共有等法律关系的新类型案件。特别是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明确,就学习摸索,借鉴其他法院的经验,顺利完成了庭里交办的新类型案件的审判任务。在民事审判工作中,坚持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大局服务出发,把党的政策和法律有机的结合起来,审结了高寨、红崖工沟临空及平北经济开发中出现的部分民事案件。在工作中对待当事人和群众来信来访,克服“四难”作风,追求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效果,实现案结事了的最佳目标。

“法官是正义的化身,维权的使者、是老百姓的守护神”。 当一名法官,在工作中不应避重就轻、挑肥拣瘦。要不畏艰险,勇于办复杂、疑难、在辖区有重大影响的大案,只有这样才能不负“人民法官”的称号。

 在民庭工作期间,自已审理最有影响的案件是审结了松多乡什八洞沟村农民李仁增与互助县农业局劳动争议案。1970年5月,李仁增在互助县农业局下属单位松多乡防雹厂任临时工。期间因制造土火箭时发生爆炸致李左手离断,左眼失去功能成五级伤残。1982年农业局通知李仁增回家。有关部门就工伤赔偿问题扯皮推诿,一直未得到解决。李到县、省、北京上访了近三十年未果,2009年李诉至本院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自已主审本案,依法判决被告互助县农业局赔偿了伤残赔偿金,使这起劳动争议赔偿案圆满的得以解决。此外,还办理了残疾人刘某诉赵某房屋土地使用权纠纷案,该房屋位于互助县威远镇南街繁华地段,被告赵某在与原告刘某共有的土地上建房6间意欲出租,侵害了刘某的土地使用权益,刘某诉至本院由我主审调解,达成原、被告均享有土地使用权、刘某补偿赵某部分建房费用的协议。庭后残疾人刘某感激的说:“王法官,我到有关部门跑了十年都未得到解决,感谢你秉公办案,为我们全家解决了今后的生活出路,等我铺面开张的时侯请你喝杯家乡的青稞酒‥…”通过对这两起案件的审理,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解决了实际问题,依法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回顾过去,今非昔比。人民法院的改革发展经历了不平凡的卓越历程。基层法庭在交通工具上告别了自行车、摩托车时代。现都配备小轿车,大多为“花园式”的法庭。电脑、网络、电视、电话等一应俱全。

展望未来,豪情满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加强司法改革,维护司法权威。反腐倡廉,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惩治腐败的决心。“全国人民拍手称快,贪官污吏心惊胆寒。”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将人民法院的事业推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责任编辑:网站